日本横滨

横滨坐落在东京湾边缘的填海造地上,占地437平方公里,两侧是连绵起伏的丘陵和广阔的关东平原。海岸线仅高出海平面五米,但其特征却受到大海和限制其生长的山坡的共同作用。横滨境内有两座海拔适中的山峰——海拔156米的大丸山和海拔153米的延海山。鹤见川从多摩丘陵流淌而下,最终汇入太平洋。这些特征塑造了这座城市,其边界紧邻山坡森林,中心则延伸至海中。
横滨在十九世纪中叶从默默无闻中崭露头角。此后两个多世纪,日本一直奉行严格的闭关锁国政策。1854年,佩里准将签署条约,打破了日本的藩篱。五年后的1859年,横滨迎来了首批外国商船。它成为日本首个国际贸易港口,也是最早的唐人街的所在地。十年之内,这座城市拥有了燃气灯、通往东京的铁路以及英文报纸。酿酒厂和糖果厂也在这里建立了首批日本业务。西方实践和技术的迅速传入,为横滨赢得了日本与世界门户的美誉。
这座城市的发展既遭遇了自然灾害,也遭遇了人为冲突。1923年的关东大地震夷平了横滨的大部分地区,夺走了数万人的生命。重建工作遵循了新的抗震设计标准,但灾难的记忆依然存在。二十年后,战时的轰炸造成了进一步的破坏。战后重建带来了宽阔的林荫大道、现代化的钢玻璃建筑和扩建的港口。这座城市从海湾中开辟出新的土地,打造了港未来21等区域,艺术博物馆与办公楼共享天际线空间。
到了21世纪,横滨已成为日本人口和土地面积第二大的城市。377万居民分布在18个行政区,每个行政区都体现着城市生活的独特面貌。港北区拥有超过36万居民,向北延伸至通勤郊区。青叶区、鹤见区和户塚区各拥有超过25万居民。在内城区,由于公寓密集且商业街林立,西区和南区每平方公里的居民人数超过1.5万。
城市治理由一位市长和一个由86名成员组成的议会负责。现任市长于2021年就职,接替了连任三届的前任。横滨市拥有指定市的地位,赋予其通常由县政府行使的权力。横滨市是神奈川县的首府,毗邻川崎、藤泽和镰仓等地。
经济生活以港口和京滨工业区为中心。横滨是世界上最大的海港之一,每年吞吐量超过12万吨,集装箱吞吐量达数百万个。其设施的高效性赢得了全球认可:集装箱起重机在高峰效率下平均每小时可起吊超过160次。日产、五十铃和JVC建伍等公司都将总部设在这里。包括横滨银行在内的金融公司与科技和媒体企业共享市中心。
通勤塑造了劳动力。超过150万居民跨越城市边界寻找工作,主要前往东京。与此同时,每天有120万工人从邻近社区抵达。批发、零售和医疗保健构成了当地产出的很大一部分,而专业和技术服务也在持续扩张。
近年来,人口结构发生了变化。如今,外国人口已超过12万人,占总人口的3.2%。其中,中国、韩国和越南公民占比最大。巴西、美国和秘鲁的人口较少。非日籍员工的存在,体现了这座城市的国际化传统。
横滨的气候属于湿润亚热带。冬季天空晴朗,气温很少低于冰点,夏季则温暖湿润。有记录以来的最冷气温出现在1927年1月24日,为-8.2°C;最热气温出现在2013年8月11日,达到37.4°C。2004年10月,当月降雨量超过760毫米,创下近年来的最高纪录。
文化生活交织着传统日本与早期西方影响的痕迹。横滨中华街的狭窄小巷里遍布着商店和餐馆。附近的意大利花园和外国人公墓是19世纪侨民聚居地的遗迹。冰川丸号是一艘1930年停靠在山下公园的远洋客轮,如今已成为一座博物馆,缅怀太平洋航行至西雅图和温哥华的壮举。
地标建筑云集于海滨。地标塔高296米,其观景台在晴朗的日子里可以俯瞰富士山。四桅帆船“日本丸”号停泊在距离海洋塔灯塔不远的博物馆码头。大桥码头拥有宽阔的木质甲板,可以俯瞰港未来的天际线。
超过四十家博物馆致力于艺术与历史的交流。杯面博物馆讲述了方便面的发明史,并设有互动式汤厨。神奈川县立文化历史博物馆坐落在一座十九世纪的银行大楼内。三溪园在风景如画的花园中保留了镰仓时代的历史木结构。一些规模较小的机构则研究马术、儿童文学和现代艺术,展现这座城市丰富的历史。
绿地交织于城市肌理之中。山下公园占据着港口沿岸的填海土地。三溪园延伸至南侧一片昔日的乡村庄园。市区内的根岸森林公园设有马厩和开阔的草坪。岸根公园每年春天百花盛开,而野口英世纪念公园则是为了纪念这位以研究成果塑造医学的细菌学家。
神道教神社和佛教寺庙是街区的支柱。鹤见区的相光寺(总持寺)传承着数百年的禅宗传统。诸冈熊野神社至今仍是体育祈福的圣地,其三足神鸟象征着竞技精神。在金泽地区,称明寺及其园林与商业中心的喧嚣形成鲜明对比。
体育场馆吸引着众多观众。位于新横滨的日产体育场曾举办过2002年世界杯决赛,至今仍是职业足球俱乐部的主场。横滨体育场则在露天公园里吸引球迷观看棒球比赛。横滨体育馆则可举办国际音乐表演和大型展览。
交通基础设施整合了高速铁路、通勤网络和本地线路。新横滨站连接东海道新干线,而横滨站每日客流量超过200万人次。JR线、私营铁路和市营地铁贯穿整个城市。港未来线从横滨站延伸至中华街,车站位于红砖和石材建筑内,令人联想起早期的西方建筑风格。
公交车、轮船和人力车构成了当地交通的组成部分。红色的“赤脚”环线巴士环绕港未来、中华街和元町。“海鲈”水上出租车连接车站、港湾和公园。街道上,脚踏出租车为游客提供服务,人力车则穿梭于狭窄的小巷之中。
横滨有两座机场可直达。羽田机场位于北面17公里处;乘坐京急线30分钟即可抵达横滨站。成田机场距离更远;直达火车需要90分钟,而乘坐豪华巴士则需要2小时。
从渔村到海上大都市,横滨始终屹立于日本的门户。它保留着早期跨文化交流的遗迹,同时也在填海造地的海岸线上适应着现代生活。每个街区都诉说着适应——适应外国船只、适应地下震动、适应海湾潮汐。这座城市的故事在陆地与水的交汇处展开,呈现出由层层历史塑造的连续的现在。